您现在的位置:
发布时间:2022-05-23 05:30:12
时间:2017-02-22 17:22:06来源:网络收集Tags: ()
【摘要】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,学生有浓厚的兴趣,主动、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。在教学过程中,激励、唤醒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。
【关键词】课堂教学 激发情趣 感受成功
数学是高考的必考科目,学生每天都在题海中反复练习,枯燥无味,苦不堪言。
许多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恐惧和弃学情绪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,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。通过多年的教学尝试,略谈一下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。
一、激趣设问,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
每一堂课的开始,努力挖掘教材,精心设计导入,创设情境,渲染一种乐学的氛围,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,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、典故等。如讲黄金分割的妙用,高斯的故事等等。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,并积极思考,由被动转化为主动。在学有所得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。
二、因材施教,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
学习上的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并成为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,每学期初让学生自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,并通过批阅作业,课堂小测验等,使学生能经常从这些机会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。并从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智力水平出发,确定教学的坡度和进度,对能力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,布置难易度不同的作业,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。
三、教学方法要新颖多变,激发学生的求知欲
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,使数学课堂变得乏味枯燥。我尝试把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入到数学课堂上,例如把实验法带进课堂,把枯燥无味的习题变得实用、有趣了。学生通过思考、归纳、表述,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。在几何教学中,将常规和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,通过生动形象和有趣的动态画图的演示过程,给学生抽象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。让学生感到既新颖又自然,使教学增添了许多魅力。
四、把数学融入生活当中,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
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,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,在学习"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”时,我先让学生在古诗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找到数学信息,以春夏秋冬的更替,学生再熟悉不过的自然现象来说明周期性,通俗易懂,而且学生发现原来我们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包含着许多数学知识,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。
总之,要想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好数学,就应该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上入手,创造和谐愉快的情感气氛,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,学习将是主动的、积极的。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就会变为丰富多彩、轻松愉快。
【参考文献】
《课程·教材·教法》,人民教育出版社。
(作者单位:551300贵州省贵定中学)